,好获取更大的权柄。
那些担忧昌平君心向母国的臣子们开口提醒,都会引来一群非秦人的外国客卿的反驳和怒骂。
在这种形势下,当出征之前,嫡长子扶苏被册封为太子时,昌平君在秦国的声望达到了最高点。
帝君只是女婿,始终隔了一层。
可太子不是啊,外孙流着一半昌平君这一脉的血。
“岳丈,看在阿房情份,寡人给你最后的机会。”
册封大典高台上,嬴政看着台下群臣,眼中扫过李斯跟前的昌平君,心里默念一句。
他都把自己的嫡长子,岳丈的亲外孙都给立为太子。
如此恩宠下,岳丈还要坚决站在大周这边,那就不能怪他无情了。
几天之后,看到手里的奏章,嬴政笑了笑,杀气盈满大殿。
国丈爷昌平君因为五十年辛苦筹划物资,证明了自己的立场,自请为南郡郡守,为大军提供后方保障。
“哈哈哈,寡人的岳父,可真是为国忠贞无二,既然如此,孤自当成全!”
南郡是秦国最南边,与大周交接的边境。
眼看着大战即将开始,南郡郡守可谓是关系前线最重要的文臣之一。
说个不好听点,如果南郡郡守叛变,在关键时候引入周军,切断了挪移大阵,都算是把前线大军反向包围了!
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自然应该交给一个对大秦无比忠心的重臣手里。
但昌平君是吗?
如果不是地藏亲自过来,辅证了波旬的证词,他还难免会迟疑。
毕竟自己的岳丈何至于为了一个必然灭亡的大周效死。
图什么呢?
要知道,周帝之位本来就应该是他岳丈的。
结果,岳丈来秦国交际,辛苦为国谋利,后面自己的好爹就把位置给了他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