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四十五章 俄国海军靠岸

第四十五章 俄国海军靠岸(2 / 4)

果等在卡宾达提前上岸,对于这些已经在海上受尽折磨的俄国海军而言,哪怕是提前几个小时,心灵也能得到更大的慰籍。

对于俄国水兵而言,这些天的行程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除了在德国海域比较舒适以外,接下来的路程对所有人的心灵或者肉体都造成了难以磨灭的摧残。

从过英吉利海峡开始,基本上很多国家,包括法国在内,大多数国家或者殖民地的港口都拒绝俄国军舰进入。

而且英国人的军舰对俄国海军进行了长时间的监视,一直目送俄国海军到摩洛哥附近海域。

除此外英国军舰时常对俄军进行挑衅,在这种影响下,对于俄国海军的心理摧残更是雪上加霜。

中途,因为日本政府和英国政府的联合施压,大部分殖民地也不对俄国海军开放,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喀麦隆的德国殖民地,但是喀麦隆殖民地的条件太差,根本无力为俄国海军提供优质服务。

所以俄国海军携带大量煤炭,用来保证远途航行不会因为燃料耗尽而无法得到补充,虽然东非政府和俄国达成了协议,可以在东非港口进行补充,但是俄国政府也担心东非政府临时变卦,所以自备足够的燃料是必须的。

实际上如果不是威廉二世帮助,甚至没有船队愿意帮助俄国运输煤炭,在俄国海军后面还跟随着德国的运煤船,但是即便有威廉二世说情,这些德国航运公司也只承诺护送他们到马六甲海峡,因为他们也担心日本不讲武德,提前对俄海军动手。

如果不是威廉二世施压,这些德国航运公司的船只恐怕连印度洋都不想去。

实际上俄国海军兵分两路,一部分走地中海航线,一部分则选择非洲西海岸,最后在蒙巴萨汇合,再前往马六甲海峡,在坤甸港最后一次休整后,将直达东亚海域。

而库罗夫斯基所在的舰队就是走非洲西海岸的部分,相较于还在被英国人在地中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