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奎河拱水坝

第二百三十五章 奎河拱水坝(2 / 4)

东非的移民属性,也要求东非大力推广耕牛,因为牛比马好控制,俗话说“牵着牛鼻子走”,而控制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马比较娇贵,且性子烈,要好生饲养管理才行,投资较大,当然,马匹的速度给予了其重要的军事属性。

东非的很多移民,按照前世话来说都是“赤贫”阶级,而牛马都是地主和贵族老爷家的宝贵财产,富农和自耕农倒是有可能养的起,但是那种人也不会来东非。

所以东非移民里绝大部分都没操作过大型牲畜耕种的经验,好在东非是集体农业,会使用和畜养耕牛的人不是没有,匀一匀,勉强凑合着用,这也不是什么难题,渐渐的其余人也就会了。

法拉巴纳村深处内陆,这里还没有完全推行以畜代奴政策,不过赶上东非畜牧业大爆发,也分配了一些,配合着奴隶一块使用。

马塔贝莱的农村建设水平肯定比不上中央省,但是条件却不比其他地区差。

主要还是政策上赶着了,马塔贝莱省的定位是工业省,所以东非政府在这里投入不小,钢铁厂就建了三个,而且都挨着中央铁路,资源调度也方便。

马塔贝莱省的资源分布的非常有意思,就是沿着中央铁路,也就是马塔贝莱省中央位置分布的成矿带,所以中央铁路一开通,直接打开了马塔贝莱省工业发展的任督二脉。

依托三家钢铁厂,马塔贝莱的其他工业发展在东非来说也比较不错,比如农具方面也就不需要从外省调运。

东非的主要矿产很集中,但是其他区域的小矿山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是没有统计,而东非的工业投资,又倾向于办大厂,所以工业按地域分布,一些没有大矿的区域钢铁就需要从外省调集。

换句话说,东非的资源利用是不充足的,不过这样也有好处,小矿山和手工作坊毕竟在技术层面没有什么优势,利用率也比较低,而且东非缺乏专业人才,开办大企业反而有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