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七百一十七章 朱高炽的宏图

第七百一十七章 朱高炽的宏图(4 / 7)

,百姓们最想要的是吃饱肚子,你却非要让百姓们追求教育,追求君子之风,这就是违背道德与良知的。

朱瞻基听到父亲的教诲陷入了沉思。

朱高炽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人需要不断的学习,然后通过社会阅历的丰富,懂得更深的社会逻辑,明白一些道理,看透一些事物。

儿子还年轻,朱高炽没有指望朱瞻基是天才。

人人都是普通人,指望普通人是天才,岂不是倒行逆施,儿子能保持道德与良知,已经是不错的继承人了。然后朱高炽看向杨溥。

五十七岁的杨溥沉了一下肩膀。

还是太子的时候,皇上就把嫡长子交给自己学习,聪明人不需要多言,杨溥觉得自己做的不太好,辜负了皇帝的期望。

因为想要培育一位像眼前皇帝一样伟大的君主,实在是太难了。

教导了太子后,朱高炽返回了武楼,开始回复朱能的奏疏,同意朱能意见,借助德里苏丹国复杂的内政,政治为主,军事为辅,尽快结束当地的战争。

西部七省生产的粮食,只能做到自给自足,无法供应大军。

大军的补给和粮草皆来自内地。

西部七省短暂的繁荣,是大军抵达后,不管带去了消费,还带去了粮食与商品,完全是内地支撑起来的,并没有与内地的经济形成有序的循环。

如果西部七省的农业能做到自给自足,那么才有一定的资源交换基础,起码明军士兵可以使用粮票与当地进行贸易,而不是使用自己的军粮。

但是呢,如果西部七省农业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也不会长期的混乱了,虽然有部分地区平原,但总体上无法满足,贫穷是地方特色。

最初的时候,靠着与中国人进行中转商贸获得利益和物资,发达了许多的年份,并孕育出一定的文明,后来随着中国的内乱,以及蒙古人的崛起,当地的商贸彻底断绝,这些地方的经济也彻底衰败了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