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提点了韩奇几句,就放了他离开。
朱棣等韩奇走后,重新躺回了榻上,忍不住又一阵的咳嗽。
这次咳嗽的时间很长,朱高煦轻拍父皇的后背,御医们把烧好了的药汁端来,望着难闻的药碗,朱棣闭住呼吸一口气喝完。
不敢长出气,缓缓的躺回去,一动不敢动,过了那个劲,朱棣才放心。
想到此处,朱棣有些失神。
任自己是皇帝又如何,一个往日小小的咳嗽却能令自己这般如临大敌般的后怕,真是可笑可笑。
“老二啊。”
“父皇。”
朱高煦弯腰过来。
四十几岁的朱高煦犹如一座小山,与多数人印象中的瘦弱不同,其实朱高煦非常的魁梧,虽然勇悍却又滑头,可见很难对付。
“你觉得先前那人有没有听明白咱的意思?”
朱高煦沉吟了片刻,虽然不明白父皇为什么关心这个,却还是如实说道:“此人既然能有第三代大明工局大掌柜的呼声,可见其必不是庸人,自然能理解父皇的意思。”
“是啊。”
朱棣感觉胸口满是浊气,想要长呼一口,却又怕引起咳嗽,只能无奈压下,忍着浑身的痛苦说道,“你大哥常说看得见问题,不代表能解决问题。”
见到父亲的难受,朱高煦很难过,本想要宽慰下父亲,有什么话以后再说,可父皇一向主意坚定,朱高煦知道劝不过,反而耽误时间。
“大明工局的问题太多了。”
“我看啊,你大哥当初从推出大明工局的同时不忘记推动民间商行,大致就是有了准备,可能也看到了今日的问题所在。”
“人又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呢。”
“社会资源分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上加难,想要做到恰到好处,岂是人能做到的地步,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