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敢小觑,哪怕是张薄也不会轻易的得罪。
很多商行都想开办报业,只不过朝廷没有放开,上面有政策下面有对策,码头火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各类的小报不少。
比起正规的报纸,这些小报更加的吸引人眼球,里面什么样的内容都有,看得人惊讶无比。
从大明工局出来的管事张薄,这位白手起家的天才,把大明工局的优势学习的淋漓尽致,又发挥出了自身的优势,学习到了高丽股行的精髓。
合记早已不是普通的商行,也不是哪一个人的。
涉及到煤铁、海运、造船、粮食、棉花、草药等综合性商业体系,股东牵扯了许多人,合记虽然是张薄创办的,其实已经不属于张薄。
张薄靠着他的能力和威望,仍然被选出来为合记的舵手。
“大明工局在倭国的行为,其实是我们很好的机会。”
国内。
合记举办的交流会规模很大,第二日,小范围的交流开始,不光有合众的代表,还有高丽商团,同时也有一些强装打扮的锦衣卫。
大明律越来越厚,任何机构与个人都不得违背大明律。
对于法律的神圣在太子殿下数十年如一日的灌输下,已经深入人心。
虽然锦衣卫不想错过任何一件事,但也只能在法律的框架内做事,而不是任意施行。
闭门会议,锦衣卫也无法进入。
张薄看到老朋友王仁笑呵呵的说道。
有资格参加闭门会议的不多,原来主要是国内的一帮人,如今加入了一些新人,主要是高丽联记商行,高丽联记商行的成就没有人可以否认。
比较起大明工局的打压和鄙视,国内商帮最先伸出了友情之手,双方一拍即合。
“的确如此,诚如你所言,无论是大明工局还是我等商行,都是为大明做贡献,不分先后,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