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十七年。
秋。
交趾行省境内共有四军,分别是谅山军、三江军、昌江军、清化军合计五万军,其中省府交州属于昌江军的防区,上万士兵分各营驻守重地和要道。
规模最高的时期,交趾境内有十余万军队,但是交趾毕竟不同别的地区,这里本属于汉地,加上有了老挝与占城的拱卫,很快恢复了稳定,与内地别无二致。
内地端午节流行划龙舟包粽子,交趾的风俗不比内地弱。
交趾的都司衙门在广威州,管理交趾境内的大小卫所,成为了朝廷和官府挟制武官的手段,士兵们未服役之前,以及服役之后的生活待遇,离不开卫所的管理,所以士兵们更加依赖地方和朝廷。
加上后勤的补给,所以大明的军制已经越发的稳固。
稳定是一切的前提。
地方上安宁,管理方便,人心统一,经济发展的很快,又不需要大量的军队驻防,减少了地方的开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交趾许多地区的水稻一年三熟,有了内地技术和物资的供应,当地粮食不但自给自足,也为大明在南洋的开拓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持。
各大营驻地主官是守备和分守,赵宏在交州府的衙门办公。
四十岁的游击将军在大明并不是希罕事,不过赵宏一家与太子殿下的关系,显得又格外不同,有心人很早就抓住了这点。
赵宏的妻子是交趾行都司原副使,现大使黄中的嫡女。
当初收复交趾的时候,置交趾三司官,都指挥使是吕毅,副都指挥使是黄中,吕毅病故,黄中代管,也是黄中看中了当年的赵宏,主动把女儿嫁给了赵宏。
那么赵宏有今日的地位到底是太子殿下的原因呢,又或者他的老丈人的功劳已经很难分清。
书房里。
玻璃窗户透过的阳光,让屋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