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国内就没有可以对抗西部七省军事素质的高级人才。
同样的道理,历史上的靖难之役,为什么北平系的将领比内地的将领们能打?
不是因为他们基因好,吃得多,而是因为北平作为大明的边疆门户,长期以来形成的环境,锻造出了一批才能优越的将领。
北平系的凋零,国内军队将领的情况,朱棣有没有了解到?朱高炽忍不住怀疑起来。
金忠去世后,兵部的事情就交给了齐泰。
“听说当年皇爷爷在的时候,你在新城区碰到过皇爷爷?”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回太子殿下。”
“臣当年有致仕的念头,幸亏遇到了太祖皇帝,经过太祖皇帝的教导,臣才明白了国家大义,以百姓为重,所以臣去掉了私念,回到了朝廷。”
齐泰也老了。
五十余岁的齐泰,脸上不光多了许多的皱纹,胡须也发白。
“幸亏皇爷爷留下了你。”朱高炽笑道。
太子对自己的认可,让齐泰的老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明的发展很快,可是遇到的问题也很多,这些时日,我思考了许多,重庆府土司作乱,会不会也是因为内地军队将领总体素质的下降,才给了李成广的底气?”
齐泰没有及时回答。
大明抽调了太多的精锐分赴边地,不光是优秀的将领,优秀的军户子弟也成批成批的扎根到边地,虽然促进了大明人口的迁移,可的确也导致人才的外流。
而边地更加恶劣的环境,让人们越发的抱团和奋进。
反倒是国内,虽然文明昌盛,可是文风之下,有些方面的确不如边地,特别是在野蛮其体魄一道上,太子殿下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如果去过边地,会发现边地才是如此的面貌。
看到齐泰的神色,朱高炽内心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