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只要大明的百姓们能坚持举报,不选择因为事不关已,觉得对自己不伤大雅就退却,也不会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
要知道自己可是继承朱元璋打造的监督体系,洪武朝的权利下放,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上永乐朝的持续,却还能发生这样的事。
这不是一件小事,背后蕴含了巨大的社会关系现象。
朱高炽要的不是百年辉煌的大明,而是屹立世界不倒的中华文明。
前者,并不需要朱高炽。
因为大明本就是天下第一。
但是朱高炽也只能选择相信官员,事情还是官员们去做,而景清也的确是总体道德高的官员。
都察院与审查司,锦衣卫三部联合执法,开始了第二次全国的纠察运动,此次的对象,扩张到了全大明,包括海外的大明体系。
与以前不同的是,朱高炽在报纸上发表了演讲,痛批黄州的那些大明百姓们,骂他们麻木,骂他们短视。
如此骂人的朱高炽,并没有让老百姓们反感,反而获得了更多老百姓们的支持。
老百姓们是得过且过,并不是傻,知道谁在真心为他们着想。
朝廷出台了一些新的律法。
“出头的椽子先烂。”
“出头的钉子先挨打。”
这类的俗语成为了禁语,任何提倡这些言语的人都将遭受到处罚,制定了法律的规定,人们不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这些话说出来,轻者罚款,重者坐牢。
同时,全军发起了赞扬马定国的大会,从军队做起,学习提倡马定国的精神。然后学校里,大剧院,歌舞院先后开动。
那些自诩为聪明人的人,在新一轮的宣传舆论中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都鄙视的对象,没有人再敢再这么说,甚至连表示都不敢。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