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司与孟养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的领土争端矛盾,乃至八百大缅宣慰司内部的造反,大明商人们迫切需要大明军队的保护和支持。
常年的小打小闹,不如一次性解决。
因为大明没有外部的竞争对手掣肘,可以通过以理服人。
朱高炽并没有什么感到不对的。
米国不知道他们很没有道理吗?
他们知道的很。
正是因为知道后世国内百姓太勤劳和聪明了,他们是平等竞争不过的,所以才要那么做。
抹黑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的无辜。
朱高炽没心情去做圣人。
能把国内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做到今日的地步,他已经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宗室、勋贵、大臣、乡绅、资本家乃至大明工局。
要是他还把国内的模式继续用在国外,不但很多人无法理解,相信更多的人会真心盼望他死。
光靠军户们的拥戴,朱高炽并无法保障当朱棣死后,自己会不会哪天“落水而亡”。
皇权在于十步之外,千里之内。
太远的地方,朱高炽只能引导,并无法控制一切。
儒学不是圣人。
把大明中后期某地的商人们在明清两朝做的事翻出来,同样也是吃人的。
包括万历时期也是如此。
京城外的矿场主与地方乡绅打成了狗脑子,最后失败的地方乡绅求外援引入了阉党,才又打败了矿场主,吞下了一切利益。
内圣外王。
也是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谓内备圣人之至德,施之于外,则为王者之政;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而不是清朝的奴性,极度的自卑带来的极度狂妄,容易走极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没有了传统古代的中庸之道。
你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