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六十九章 损一部分补一部分

第六百六十九章 损一部分补一部分(3 / 10)

不闻不问了,除了官方大量的往来,以及物资的供应,还有卫所的建立种种,是一种和平解放的政治手段。

包括奴儿干都司的撤销,并不是说放弃了奴儿干,而是因为明朝中期,随着辽东的人口和生产力发展,奴儿干都司的供应,已经由辽东都司承担,而不是初期的由内地供应。

所以取消了奴儿干都司,并入了辽东都司,由辽东都司一并管理,反倒是证明了管理的深入,而不是倒退。包括历史上永乐朝,诸多西藏法王入京,例如当下的这位哈立麻,意义巨大。

因为乌斯藏不是一个政权,而是各大小部落的存在,法王才是地方上影响力最高的人,他们的态度,决定了乌斯藏各部的归属。

同样的道理,云贵部分地区部落的首领们,他们的态度,决定了当地部落的归属。

现在大明的国力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乌斯藏等地区,在大明工局和商人们的影响下,已经发展出了许多地方经济,与内地形成了经济互补。

利益的促进下,大明已经准备在乌斯藏都司改革,变成乌斯藏行省,施行三司制度,需要有人带头支持,那么这位历史上对大明恭敬的王法,成为了很好的带头人。

如果一切顺利,有了良好的开头,后面的事情也就水到渠成。

朱棣忙着军队的扩编,以及对南下的准备,朱高炽则应对这些国内的琐事,大明太大了,不是一个人可以遥控的,官员们才是治理国家的基础。

特别是海外地区,朱高炽只能定下腔调,地方上的具体事务,实际上还是官员们维持,并不会达到朱高炽言出法随的地步,也永远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后世高度的组织力,都做不到这样的程度,更何况如今的大明,哪怕朱高炽的威望再高,也只能看到他视线所能看到的地方。

正如后世各地的深圳大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