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自己的路

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明自己的路(6 / 8)

每年的学费高达十五元钱,一般的人家甚至供应不起,不过国子监有助学金,以及各项奖金,只要有能力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获得这些奖励。

读完四年的学业绰绰有余。

还有一种是民间捐款,不少的商行每年会向国子监捐助。

不过这些款项由学校统一收纳。

大明四所国子监,去年结业的总人数不到一万人,这个数字很低,如果按照四十年的工作时间,也不过维持四十万人而已。

光维持官府的需求都不够,更不提各组织和机构,大明工局以及民间商行的需求。

特别是教谕的缺口。

随着学校制度的健全,除了学校的建设资金,最重要是的教谕力量跟不上,成为了目前大明的难题之一。

——

文华殿。

朱棣坐在上方,朱高炽与大臣们立在下方。

杨士奇归京。

在南洋呆了数年的杨士奇,中途得过痢疾,靠着北平和金州的医学,喝着草药熬了过来。

交趾总体已经稳定,年余没有了叛乱。

占城都司最近半年也消停了。

交趾到广西的铁道已经通车,杨士奇提议修建大明只通老挝的铁道,并且提出了南洋的隐患,缅甸以及暹罗的不稳。

“只要这条铁道修通,那么整个南洋都将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

杨士奇自信的说道。

与之相对的是杨溥,一脸的苦容。

因为七省总督胡广的书信,信中也说要修通亦力把里行省到撒马尔罕地区的铁道。

铁道的好处谁都知道。

特别是前些年的时候,太子殿下提出用修建长城的精神修建交趾与广西的铁道,经过小十年的时间,终于通车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此许多人认为修建西部铁道和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