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六百三十章 朕不愧于天下

第六百三十章 朕不愧于天下(3 / 11)

,让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中心之一,精美的“乌泥泾被”运销全国。

从纺纱到织布,一整套完善的技术产业。

所以男子们这里虽然只负责织布,可对于其他的行业也很熟悉,并不算陌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终归要去看看才好。”

有男子提议。

去陌生的地方,没有人敢去,主要是舍不得花钱。

道路上出现了一辆马车。

马车经过了村庄。

年轻的周承志,疲惫的靠在车相壁,没有心情下去,继续探访此处的地方,准备结束行程,返回京城。

透过车窗。

看到了祥和的村庄。

周承志内心感叹,工业化浪潮,这个浪潮多么准确的形容词。

人们犹如蝼蚁,哪怕是大富大贵之家也是如此,尽力挣扎于巨浪之中,风平浪静后,每个人重新换了新的位置,而许多的普通人,恐怕事后都没有反应过来。

回去后的周承志,与他的同僚们,交换了各自的调研结论,最后由他们的组长组织起来,形成册子递交上去文华殿的文书房。

册子很快摆在了朱高炽的案台。

这类的册子,将会成为朱高炽了解国家各地的方式之一。

“从大明建立起始,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日异月新,三十年来,各类传统的机器,成为了每户家庭的标配,也就是生产资料。”

“手工纺纱机,手工织布机,成为各家家具的一部分,嫁娶的聘礼和彩礼等,每日里,各家的屋里,回响着咔咔声。”

“如此来看,可谓是江淮地区的黄金时期。”

“这些手工业家庭们,家里有农田,又在家里进行有序的工作,经济的富裕,保持了人们的活跃,因此江淮地区的道德水平略高。”

“他们讲究道德仁义,靠着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