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在站台的等候室内,等待火车的到来。
室内有不少的乘客。
几名技术人员讨论着棉花,连等候的时间都不放过。
半个月后。
这份信件抵达了京城。
此时的京城,生活了大量的学者。
大明科学与技术会,技术司,工匠等级制,工匠行会等。
大量的津贴和扶持。
大明的学者和工匠的数量,已经几何倍的增长。
解决了各行各业的工厂,在扩大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问题,大到蒸汽机、吊机,毛纺织的工艺改进,小到螺丝钉、木块切割机器等的发明。
人们畅所欲言。
“大明律规定,民间不能有奴隶。”
“从春秋战国的贵族制度,发展到世家阀门,乃至科举的兴盛,地主阶级的雇佣关系,天下早就应该禁止奴隶的存在。”
“圣人制定的大明律,就是复制的宋制,但是圣人的局限性,不能超脱前元思想的束缚,又专门规定,部分勋贵可以使用奴隶的存在。”
“这是违背儒教的,大明律应该更改,禁止天下有奴隶的存在。”
“皇太孙殿下虽然没有昭告天下,实际上就是这么做的。”
几名学者激烈的讨论。
按察使司关于律法的制定,引发了诸多的争议。
巡检司、税课司的大兴,吏员的增加,对社会细化的管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社会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言论。
“阉工的存在,是违背道德的。”
“这是皇太孙殿下身上的污迹,要取缔阉工的存在。”
“阉工关皇太孙殿下什么事?”
“那是高丽人做的。”
学者被堵的说不出话来。
无论从哪个角度,的确是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