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技术和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同样也和世界进行了交流。
世界已经要进入快车道了。
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迟早会发生。
见儿子和孙子态度坚定,朱元璋也无话可说,祖孙三人达成了一致。
不久。
朱棣犒赏诸军。
大量的赏赐和爵位下发,军心士气大涨。
“要不要土地?”
盛庸和铁铉两人一起商议。
他们的职位从守备升到了分守,爵位只获得了男爵,如果职位再升到游击将军,靠着功劳才能得到子爵。
根据最新的规矩,他们如果要求封地的话,朝廷则会分到宣慰司。
新的改革制度,每个相关的人都在打探,选择最好的未来。
“最重要的是培养后代。”
铁铉指出了关键。
“后代成器,那么承袭爵位后,能尽快从军中基层提拔起来,继续建功立业,不但保障家族门楣,还有可能提升爵位。”
“职位的俸禄,是给我们本人的,爵位的俸禄,则是给我们培养后代的。”
盛庸恍然大悟。
他还纳闷,为何弄得这么复杂。
“我决定去宣慰司。”
“为啥?”
“内地繁华稳定,诱惑太多了,只有去宣慰司,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让子弟得到更好的锻炼,我自己不指望得个侯爵国公,还是希望子弟中出一个的。”
“那我也把家族搬过去。”
盛庸跟着说道。
“不急,先了解清楚。”
人们纷纷去五军都督府打听,兵部也被人要踩破了门槛。
“去处分为三等。”
“第一等的是都司所在地,例如朵甘都司、乌斯藏都市、东察合台都司、奴儿干都司,第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