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五百一十九章 最伟大的内核

第五百一十九章 最伟大的内核(4 / 6)

“最开始的学校是四年制。”

“后来发现工人的孩子上学是多数,加上工人的上班时间,提议把小学改为六年,提前让孩子们入学,减轻大人们的负担。”

教育部来的管事,很详细的解释由来。

从学校的建成,到每一次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向礼部的官员们说的清清楚楚。

礼部的职能之一负责学校。

北平的教育部将要和礼部进行磨合,对双方都有大好处,避免了内耗。

教育部顾忌礼部的权力,礼部顾忌教育部是皇太孙的嫡系,双方都不想闹出矛盾。

“小学和中学,最初教学很苛刻,经过改革后,变成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充分掌握社会规则,逐渐减少了理学课程,增加了社会实践课程,还有精神文明方面的培养。”

解缙也在翻看课本。

作为内阁阁员,甚至教育是皇太孙最重视的事情之一,必然会咨询自己。

为了回答上皇太孙,除了对传统府学县学的了解,新式学校方面也需要了解。

“新式学校与府学并无多大区别,只是更加的标准化。”

解缙提出了他的观念。

所谓的游学,不就是府学士子们的游学么。

读书人可不是闭门读书。

出门交友也是重要的环节,更有读书万卷不如行千里路,古代教育就鼓励读书人多出门,从社会中成长,而不是死读书。

同样。

新式学校有各种活动,安排学生们出游,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

只是新式学校财大气粗,学生们由学校来安排,而不是传统府学,需要学子们自己承担开销。

本质上还是生产力的区别。

古代生产力低下,府学承担不起,到了后世生产力提高,学校承担得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