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四百五十七章 鲁莽的先生

第四百五十七章 鲁莽的先生(4 / 7)

也要受到督理,谁来督理?老百姓来督理,老百姓督理调查部,调查部督理管理人员。”

朱高炽的改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这么大。

其实都是历史就有的方法。

张居正改革前,首先动的是本该监察大明廉政,却成为了人情关系网核心节点的御史。

说明了督理体系的重要性。

虽然张居正最先压下了御史,但不代表御史就放弃了抵抗。

被罢免的御史们各自回去了地方,后来又逐渐约在一起讲学养望,痛批张居正的新政,为张居正死后,清算新政积蓄了力量。

一个文明的发展,其内部的督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力量。

任何机构和人都会犯错。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在不停的犯错。

而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没有改正。

出现了问题,只要道官们能正视问题,立马改正问题,那么出现的问题越多,这个文明反而会更强盛。

那么如何保证呢。

督理体系。

什么督理力量都不如老百姓参与的督理。

因为最终的结果是落在老百姓身上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老百姓必然会用心督理。

除非只是挂名而已。

督理的权并不是实际控制在老百姓手中。

朱高炽放权给官员们,成立了内阁,官员们很高兴,如今听到朱高炽说要让百姓们加入,官员们开始了疑虑。

朱高炽没有在意。

这是人之常情嘛。

办理内阁,官员们当然乐于接受,并且大力支持,如今要在他们头上,让被他们管理的百姓们倒过来督理他们,心里当然有些不舒服。

也是朱高炽不愿冒然去应天府的原因之一。

在北平掌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