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相反,工人子弟并不以上学为荣,反而不少孩子认为上学是怯弱的行为。”
“相比较上学,工人子弟认为去工厂子承父业,去挣钱才是男子汉气魄,那些喜欢上学的孩子,反而会被嘲笑。”
竟然是这样。
颜钝感到不可思议。
与他的认知完全相反,令他难以接受,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这就是事物的表层和里层,只有真正搞清楚了两者的本质,才能不让事物走向错误的方向。”
“请问世子是如何解决的呢?”
“当时候有一种声音,应该因材施教,让那些不愿意学的孩子认得一些字,就让他们进入社会。”
“想必世子反对吧?”颜钝猜测道。
“是的。”
“我反对了。”
朱高炽直接承认:“这看起来是对孩子们最公平的政策,其实是对孩子们最不公平的政策。”
孩子能懂什么。
犹如报纸的孩子们,通过教育和环境,能成为公元前的奴隶,也可以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的学生。
放任孩子,说是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其实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公平。
“学校施行严格的教育环境,保留我中华文明的内核,学习文明的知识,才是真正解决工人子弟歧视上学风气的方法。”
“这就属于里层的逻辑,已经超过了人们浅层认知的层面,不是靠着认知就可以想象出来的。”
“所以才有了现在北平各所学校的学风,工人子弟不敢歧视上学,他们必须乖乖的上学,以上学为荣。”
朱高炽笑道。
这是西方现代文明研究出来的社会学,其中就有关于近代学校令人无法理解的学校现象。
后世许多专家学西方现代文明成果,其实狗屁都没学到,连辱华案都能判出一般舆论让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