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北部。
傍晚。
营地肃杀之气熏天,到处是明亮的篝火。
九千名军人席地而坐,围成方形,高台建立在中间,朱能穿戴盔甲立在台上。
朱高炽让朱能带领大军,并不只是因为朱能在历史中的名声。
这些年来。
朱能管理军籍工人,从铁道工程启动的时候,他已经加入了中华重工体系。
下面的军人,许多人都认得朱能。
朱能负责军籍工人的操练之事,他的威望也足够支撑他带领大军。
朱能在中华重工学习了很多知识。
他自身就是舍人出身,上过战场受过伤。
无论是旧式军队的战法,还是新式军队摸索的战术,朱能无疑是两者最精通的人。
可能有指挥旧式军事才能超过朱能的人,但在如何使用新军上,加上对旧式军队的了解,朱能无疑是北平第一人。
朱能成长了很多,在中华重工是个比较温和的人,没有像不认识他的士兵想象中的严厉。
他面色平和,原地转了一圈,看了每处的士兵。
“你们是精兵。”
“北平最精锐的军队。”
“此次上战场以寡敌众,如果你们牺牲了,抚恤金为五十四两银子。”
“原来当卫所兵的时候,因为有田和免税,所以抚恤金更低,虽然现在提高了非常多,但总有个数字。”
“五十四两。”
“这五十四两银子,是我们的买命钱。”
五十四两银子到底多不多?
对于当下的北平。
“说实在话。”
“这五十四两银子的抚恤金,也不过是当下北平工人们几年的工钱,商行之间的一次宴会花销,就远远超过这五十四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