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和朱棣两代人治理带来的伟大成果。
现在多了个朱高炽。
虽然提早了几十年,但以北平为核心,带动的周边地区的生产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已经比历史上的水平翻了好几倍。
“北平人均用铁量,从洪武二十四年的人均一斤九两,在洪武二十九年中旬,增长到人均三十九斤。”
“农具产品占百分之十二,工业用铁占百分之七十六,民生产品占占百分之九……”
这个成果引起了人们的惊叹。
但朱高炽并没有感到不可思议,这项数据连后世的零头都达不到。
钢铁产量只民生物资方面,后世中国人均在一千四百斤,还不算其它大头。
如果全部算上,人均为一万五千多斤。
而现在的北平,人均才三十九斤。
也通过这个比例,可以看出北平的工业化道路还很长,工业用铁至少要达到九成。
诚然,后世有无数的科研工作者。
但大明也有举世无双的工匠数量,是整个世界之和,只洪武末期,大明全国经过筛选后的工匠,仍然高达二十三万余人。
后世有后世科技水平的优势,但大明也有大明的优势。
人口少,土地多,国力在当今时代是世界之冠。
而大明的民族自信在稳步提升,朱棣时期达到巅峰,这些都是大明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朱高炽并不需要达到后世的科学水平,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是他的目标。
朱高炽亲自写了一篇贺文,发表在技术报、社会报、生活报上面。
头版头条。
“自从在北平开展工业化以来,人均用铁量逐年上升,这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上的。”
“工业化让矿产资源被开发了出来,农具的产量增加,价格低廉。同时,人均粮食产量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