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大是头倔驴,怎么劝也不听,结果呢,过了两年好日子,作坊就维持不下去了。”
年轻人听到堂哥的话,脸上露出落寞的神情。
他家可是北平第一批开办蜂窝煤作坊的,当时一家三口虽然累,但是每个月可挣不少钱。
后来蜂窝煤商会规模越来越大,制作的蜂窝煤成本越来越低,他们家比不过,逐渐维持不下去,终于还是关门了。
幸亏堂哥又出面照顾,让他进了矿场,加上那两年靠着蜂窝煤作坊赚的积蓄,家里的日子还能支撑下去。
“你大什么都不懂,你别听他的了,听我的没错,尽快转入军籍。”年轻管事语气很自信。
“咱们这里比不上中华重工,但是我们矿上目前还没什么军籍工人,你加入的越早,机会就越多,可不要再错过了。”
年轻管事认为自己对族人仁至义尽,如果还是不听他的,那也只能如此了。
年轻管事这么想到,又劝告了年轻矿工几句,然后离开了,留下了年轻的矿工。
年轻的矿工看着堂哥的背影,眼神中有些敬佩。
堂哥不光在矿上受东家的信任和重用,在族里的威望也高,族中长辈都重视堂哥。
而自己呢。
年轻矿工咬了咬牙,这回他不要再听大的话了,没有回家再商量,而是直接写了申请表,上交给了矿上,等待转籍为军籍工人。
不久。
张德辉的十几家矿上,第一批二十余人的申请获得通过,民籍转为了军籍,挂在北平都司。
对如何重用军籍工人,张德辉其实并没有主意,对这种新事物,他感到棘手。
自己生意的规模,可比不上中华重工,难道把原来的管事换掉,用军籍矿工?
想想也不可能啊。
管事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不过张德辉还是按照要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