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具备一定的威望,所以有底气发号施令。
资历这种东西,有和没有,区别会很大。
正好朱高炽具备这份资历。
金忠和葛诚等官员,没有前来承运殿,八万士兵的人吃马嚼,吃喝拉撒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应对。
他们这些官员,早就忙的马不停蹄,日夜不休了。
犹如一架机器,每个部件都在发挥作用。
加上王妃在内府操办分封礼仪,还有嫁女迎娶之事,可以说整个燕王府无闲人。
事情碰到了一起去。
正如谁也没有想到,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会一口气封那么多世子、公主,并赐下许多的婚事。
本来是很浓重的事情,变得有些潦草起来,特别是燕王府,王爷不在北平,世子又忙着操演之事。
八万大军,分为无数的方阵。
各色五花八门的旗帜招展。
四周有角旗,各色杂旗,每营有营旗,营中又有各色令旗。
营将旗,千户旗,百户旗。
在高台上,杆高一丈九尺,旗长三尺,阔一尺五寸,尾带五色,二十五条,长二尺五寸,燕王旗帜最为耀眼。
然后是方五尺旗的营将旗帜,五方五色旗,三方三色旗,红心红边黄带旗。
……
放眼望去,犹如旗帜的海洋。
这就是军队技术的发展,从追求将领个人武勇的时代,逐渐演变为阵势严密的时代。
特别是在明朝军队中,火器使用率极高的情况下,对军势的要求,也开始有了极致的追求。
“去年一年,我大明制作弓三万五千张,而矢就造了一百七十二万枝。”
“哪怕十矢只射中一人,也能射伤亡十七万人,这只是一年的产量。”
“我觉得可以称之为远程打击,随着火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