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八万大军阅北平

第二百五十六章 八万大军阅北平(2 / 6)

谈不上四通八达,多数的地段,修建的还是简易铁道。

只有部分运载量高的地段,才使用了横形木枕固定铁轨宽度,还有部分铁道段采用的竖形木枕。

换句话说。

大部分停留在铁道原始阶段,少部分停留在铁道原始进阶阶段,极少部分停留在铁道初级阶段。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高炽领着长史府,北平都司,中华重工三套班子,在王府周围寻找开阔地区,挑选用来卫所士兵演武的大场所。

最后在王宫以北的景山,也就是两百余年后,崇祯上吊的煤山,朱高炽选择了这块地方。

现在的燕王宫还不是后来的紫荆城,许多的建筑还没有影子,按照朱高炽的计划。

以燕山三卫留下来的主力,以及石匣营这些精锐军队为主,其余卫所派遣精兵。

合计八万人的操演规模,以目前燕王宫的格局,还真没有地方可以容纳的下。

“小王爷好诗情。”

有人恭维道。

在山崖上,朱高炽迎风站立,衣角拂动,腰间挎着宝剑,此时,红日当升,眼前正是大好河山。

身后有朱棣为朱高炽留下的老将唐云等,还有朱能这一批新秀,长史府的葛诚,金忠等重臣,然后是陈亨等北平都司的官员。

整个北平的“枪杆子”、“钱袋子”尽在朱高炽手中,这回自作主张的八万士兵大阅北平城。

如果办成了此事,他在北平的威望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朱棣面前都有了话语权。

毕竟世子之位,是皇爷爷亲封的,哪怕是朱棣也无权罢免,和以前依附朱棣的形势截然不同。

“铁道运输有大利,传统的行军,对军力和士气会造成极大的损伤,而用铁道来运兵,不但可以快速调动,还能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