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二百三十五章 皇权之下

第二百三十五章 皇权之下(3 / 8)

略被动,可以说有部分唐朝遗留的锅。

唐朝视华夷如一家的民族观,毫不保留的技术和知识,在边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开放的唐朝,虽然是文明史上的璀璨,但获得中原技术的边疆各族,也是几千年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所以在朱高炽看来,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犹如公交车让座。

在奥运会之前,不让座的人,会被全社会讨伐,认为道德低下,在奥运会之后,又成为了另一个极端。

和扶老人一个性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大多数人总是不能平和的看待事物。

朱高炽沉吟了片刻,理清楚自己的头绪,缓缓的说道。

“我大明立国之初,先以武将扩边,当叔伯长大后,皇爷爷又以叔伯逐渐从武将手中接过边疆军事。”

“最开始的是二伯,三伯和我的父王,三伯是接过冯国公的势力,我父王则是接过徐国公的势力。”

“二伯输在品性,三伯输在军事才能,唯我父王胜出,所以才有燕王乃北境之首的居心叵测之言。”

明初武勋力量大而杂。

藩王们陆续从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冯胜等名将手中接过权利,像晋王的根基,不只是来自冯家,还有永平侯谢家。

晋王的王妃出身谢家。

谢家家主谢成,靠朱元璋以来,每战必从,参加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与张士诚、陈友谅、徐寿辉、方国珍以及讨伐元朝的主要战役,谢成都有参加屡建军功。

可以说此人为明朝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征战边陲,南征土司也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山西太原府城,也是此人扩建的,可见其在山西的影响力,全部由晋王接收。

金忠是前朝没落的贵族子弟。

没落的是家业,但是在知识一事上,仍然继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