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明碰运气。
以前日本穷的只有人,现在人成了商品,自然变得有利可图,而且轻车熟路,干的更有底气。
三艘船上,关着四百余名奴隶,价值四百余两。
“平田君,如果这次买卖能成功,利润虽然小了,但是胜在稳定,而且我会和明将谈一谈价格的事情,说服对方提高价格,一两银子的价格,有些低了。”
刘英认真的说道,上回是为了保命,自然别人说什么,他们就答应什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现在不同了,如果合作顺利,成为了合作伙伴,他肯定要考虑自己的利益。
有了钱可以从金州买到武器,就能拉拢更多的人手,到时候甩开平田增宗自己单干。
如此循环下去,自己手里有了几千号人,岂不是可以在日本占山为王。
刘英兴奋的想到,有了清晰的前途。
只能说不少古人就是这样,没有服从观念,总想要自己出头,自古如此。
毕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等等类似的话,流传了几千年。
乃至刘英的后辈,明末时期在江户为座上宾的中国海盗们,甚至敢生出侵占日本的念想。
因为这批中国大海盗们的失败,反倒是给了晚辈郑芝龙起家的机会。
靠着这批逃出来的残余势力的支持,当时还是小头目的郑芝龙,逐渐成为东方海域霸主。
奴隶贸易之事,金州卫只有极少部分高层才知道,金州卫指挥使孙岩睁只眼闭只眼,金州水师的邓兴邓章两兄弟为主要交接人,然后交付给林场。
林场进行了安置,统一阉割后,等恢复了几日,全部安排进入老林砍伐林木。
孤悬海外,独处一方,外界没有传出丝毫的消息,连金州卫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第二批,第三批……
靠着金州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