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出来,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产量,目前受限于工人。
主要还是投入到原料行业,例如矿业,焦炭业,化肥业,铁道业这些。
燃料和运输,这两样不做好,工业就发展不起来。
“请葛长史过来。”朱高炽突然说道。
不久,葛诚前来。
朱高炽把调研司的报告,让人递给了葛诚,葛诚不明所以的默默观看。
“人们手里有钱了,以前压制的需求会得到解放,不光是耕牛,农具,还有很多有需求的商品,都会得到市场。”
“大宁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咱希望葛长史能去一趟北平行都司,协助中华重工与大宁在畜牧业的合作事宜。”
北平行都司和北平都司不同,与王府隔了一层,所以需要葛诚的身份,去与北平行都司对接,而不是朱高炽无人可用,虽然中华重工的确是身兼多职使用。
葛诚明白了朱高炽的意思,内心感慨。
王爷才离开几日,小王爷已经忍不住要动手了,小王爷仿佛不知疲惫,从来不歇口气啊。
“北平行都司的都指挥使房宽,原来是燕山左卫的指挥佥事,此人不知道小王爷还有印象吗?”葛诚提醒道。
闻言,朱高炽笑了起来。
想要当舵手,分配社会生产方式,就必须具备权利。
这是他身份的好处。
朱棣在北境的影响力,真的太巨大了,哪怕多年来被压制,也拦不住他。
不是朱棣的身份,而是因为朱棣能立功。
立了战功,下面的人就要被提拔,多年来下,朱棣的心腹,不知有多少人身居高位。
密云后卫的郑亨,是靖难功臣,北平行都司的陈亨,同样也是靖难功臣。
这些都是打过胜仗的将领,证明了他们的才能,所以能成为靖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