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效率,提高社会生产力。
“煤炭焦化过程中,诞生的气体,其中易燃易爆的气体,虽然已经燃烧,还会有残余的各种气体。”
“这些气体中有氨气和油烟。”
“氨气和油烟少量从正上方的烟囱排出,大部分是从侧上方的风口排出。”
“氨气易溶于水,氨气在水中溶解度非常大,一成水可溶解七百成氨气。”
对于小王爷说的易燃易爆,众人苦思。
炼焦中的温度高,他们认为主要是焦炭自身的作用,可根据小王爷所言,气的作用占比不小。
至于爆炸。
炼焦技术诞生了几百年,没听说谁家的焦炭作坊有爆炸过啊,小王爷说是因为燃烧掉了。
太多没有见过的东西,令工匠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小王爷犹如天授,指点了不少的理论,没有人认为他是胡说八道。
油烟比空气重,冷却后形成焦油,占装煤量的百分之四,和后世厨房抽油烟机一样的道理,冷却后留下大量的油质。
经过讲解后,利用这两股气体的特性,朱高炽和小九,以及研发司的工匠,经过数日的摸索。
在朱高炽的指导下,两座煤窑之间,用烧制的砖头,在焦煤的风口,码成了烟道。
烟道一段的正上方开数口,以便混入进来其余的气体排出。
两座煤窑之间,用砖头垒造了空心台子,上面托着一个巨大的铁皮罐子。
一侧是铁管,用来进水,一侧也是铁管,用来排水。
氨气和油烟通过烟道进入铁管,由铁管进入铁皮罐子,铁皮罐子里面的水,提供了冷却作用。
氨气溶解于水,油烟冷却后形成焦油,焦油比水要重,则沉积到底部。
铁皮罐的上方有个出水口,下方有个出油口。
出来的水是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