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以上,才有可能达成当下蒸汽机工厂的产量需求。
所以朱高炽提前让蜂窝煤问世,工业上还未获得突破,却从当今时代中,更大的民间市场率先打破了突破口。
否则蒸汽机同样也不可能这么快获得利润。
就如铁道。
车厢的成本极高,是二轮马车的十几二十几倍,其中还有各个部件,短时间内的成本是下不来的。
马车夫的要求也高。
还有需要健壮的大马,铁道工,工程队等等,平均每个月要开支出近三千两的银子。
因为工程队的存在,一年的总支出需要十万两,当下大部分还需要靠蒸汽机的利润支撑。
朱高炽也想过。
是否吸纳民间资金。
例如说服煤场主们投资铁道。铁道快速的扩张,是离不开天量资本的投入。
特别是后面还会铺设木枕,导致修建铁道的成本,会几何倍增加。
但是思考一番后,朱高炽决定当下还不能吸纳外部资金。
因为铁道的重要性还没有凸显出来。
现在就和商人们谈论此事,商人们都没看清潜力,价格方面自然不愿意付出。
那么在占股方面得不偿失,朱高炽既要保重控股,也要让铁道卖出划算的价格。
否则他就是冤大头了。
“周掌柜,你觉得的咱们的工厂,最有优势的哪一项?”
“没有对手。”
周世丰毫不犹豫的说道。
“说得对。”朱高炽笑道:“这就叫垄断。”
“利润虽然在下降,但是按照工厂的速度发展下去,以后谁也动摇不了工厂的地位。”
“咱们目前要做的是抢占市场,开发市场,也需要更多的新的技术,以突破目前的瓶颈。”
“比如车厢的制动部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