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因为球员没有拼搏精神,也不如人家努力。
结果立刻把军训搞上,然后在亚洲杯的备战期“三从一大”,每天一个一万米。
结果这种只适合在业余足球界做体能储备的方式把国足球员搞得疲惫不堪,那届亚洲杯小组出线之后直接就让人家打回家了。
后来有人观察了欧洲大俱乐部的训练课之后,发现人家一天就两堂课。
于是就有人发表观点,足球训练看质不看量。
看看人家豪门俱乐部怎么训练,每天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拼命完成训练要求就可以了。
这两种说法自然都有巨大的问题。
任何体育项目里,时间的累积和个人的努力都非常重要。
在天赋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每天练六小时的人就是比每天练三小时的人厉害,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但是,训练也得练对项目,不能瞎练。
比如说田径训练就不会有多大帮助。
既然是足球项目,那么所有训练课都必须和足球有关。
只有带上足球,才能切身体会到人和足球的结合能力。
看到媒体们对于孙可训练时间的惊讶程度,孙可只能露出无奈地笑容。
前世孙可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每次在华夏足球界发生的大事件,事后官方和民间都会做出总结和反思。
但是反思之后就完事了。
看这些新闻的时候,孙可已经在东京。
阿森纳在东京的日程很紧,白天在训练场训练,外加一个互动活动。
晚上踢完比赛,然后飞往曼谷,明天晚上比赛结束后直接返回伦敦。
有一个活动很有意思,主办方选了几个小球员,每个人问孙可一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大家都是东亚人,孙可回答的问题很有借鉴性。
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