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语顺便拿下了耳朵里的降声棉。
如意见状,神色瞬间郑重,尽量回想已知的所有事情,串联事情最可能的经过,组织客观的语言:“回君主,康大人和他大嫂当年因为刘小姐的事,很不愉快,康大人申请外调时除了刘家不同意,他大嫂也不同意,但康大人还是走了,虽然没有带走康家大嫂,但是带走了他侄子。”如果有出入,他会尽快向君主参补。
“带走了他侄子……”宋初语看着下面的秦莲秀,打了补丁的旧衣服,捡来的煤渣,蹲在那里并不顾忌她的形象,头发虽然梳的一丝不苟,可眼神与她周围的小贩一般无异,可见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与记忆中带着几分小聪明的趾高气昂完全不同。
但以他们两个人的条件,康睿带着孩子确实比较合适,何况那本就是他的儿子。
只是宋初语没想到他退了和刘家的婚事后外调了,难怪这几年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能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外调,他也长进了:“她不知道康睿调哪里去了吧?”要不然也不会在上京城受罪。
如意:“……是。”如意立即借着去看二殿下的空档,让人去查楼下的妇人和夏朝天德年的状元康睿。
“是。”
一刻钟后,如意提着一篮紫薯酥进来:“君主,下面的妇人的确不知道康县令调到了哪里,本来康县令外调后康家大嫂依旧住在当初翰林院给康县令的宿院处,周围邻里看在她和康县令的关系上,也多有接济,日子过的尚可,可随着同院的杨编纂升迁,夏朝末年的蔡大人官职越来越高,康家大嫂去了学士府,说康县令要回调,他有更大的能力,不比任何人差,让大学士切勿忘了康县令的献计之才。”恐怕是献计之恩:“暗示该升迁的是康县令。大学士何曾受过这样的‘指点’,当即叫了康县令回来申斥,康县令因此继续外迁从泾河县到了平河县,康县令第二次外迁地没有告诉康家大嫂,康家大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