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差不多是9.24厘米。
论尺寸,与记载相似。”
“西汉王莽篡权的时候,前去讨要玉玺,王太后生气把玉玺扔了。
虽然没彻底毁坏,但破了一个角。
之后被人用黄金补上了,这就是金镶玉的说法。
如今玉玺上这一角黄金,也确实如记载所言。”
“不仅如此啊!
此玉玺下方,用小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显然是传国玉玺的最佳证明!”
“不止不止!
上面还有其它文字加以佐证!
大魏受汉传国玺!
这几个字是当时曹丕为了显示自己不是篡汉,特意刻上的。
还有玉玺右面的‘天命石氏’,这四个字!
这是有小曹操之称的石勒,让人在玉玺刻上的。
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的政权,也是得到上天承认的。
这些文字,都是传国玉玺的最佳佐证!”
“……”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将有关传国玉玺的记载,与实物对照了起来。
而他们的谈话内容,台下的人听得并不清晰。
直到柳学驰停下讨论,而后涨红了脸,喘着粗气,异口同声道:
“此物玉质,沁色,质地等各方面细节,都一一显示,这是秦朝的物件。
不会再有刚才前两层包玉术所带来的一些漏洞。
是真真正正的秦朝玉玺!
而且是大夏最为著名的……传国玉玺!”
这一句,无比清晰地通过话筒,传到了台下观众的耳朵里。
一时间,犹如一场十八级超级大地震,在人们的心里震荡开来:
【不是吧不是吧,传国玉玺?第三层玉玺,竟然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这不是早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