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耳目一新,但又回味无穷!
【这前奏刚出来那几秒,当真有一种波云诡谲的味道,后面会好些。】
【还是第一见有人将鹧鸪的声音放进歌曲中,南夜不愧是有编曲鬼才的称号的人。】
【前有《稻香》蟋蟀声,现有《千百度》鹧鸪声,不知道以后还有什么,越来越期待了呢!】
【……】
随着曲庆将镜头一甩,来到了南夜身上。
他的歌声,也随之而来。
带着几分慵懒,带着几分清冷。
咬字方式时而绵长,时而婉转,有时又带着俏皮和弹性。
正是许三高独特的唱腔和音色。
滋润了一代人!
“关外野店,烟火绝,客怎眠”
“寒来袖间,谁为我,添两件”
“三四更雪,风不减,吹袭一夜”
“……”
这这这……
就算不是什么文学系的大咖,老师。
就算不是什么文学素养高的学生,打工人。
就算不是什么乐评人,制作人。
但凡读过几年书,背过几首诗的人。
都不由得浑身一震。
多美的词啊!
诗歌诗歌,本来是不分家的!
很多歌听起来真的是如同嚼蜡一样。
而这首歌的歌词,真的可以当诗词来读了。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是首屈一指的。
上阙写景,下阙写抒情,跟古代的诗词,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网友再次认识到南夜的作词能力,到底有多绝。
沈清仪在听到南夜要再出古风歌曲的时候,就马不停蹄赶了过来。
前面这几句,真真是惊艳到她。
竟然有人将歌词用诗词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