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说的都是真的,安西军真的不祸害百姓。
齐鲁大地,礼仪之邦,讲究脸面,王师来了,躲着是不合适的,有胆大的耆老里正出面询问,还带了些劳军的东西。
按安西军纪,没有军令私自收百姓财货等同劫掠,将校士卒只喝清水,余皆不收,双方接触越来越多,济州新税制的消息也随之传开,夏四秋三,二十天劳役,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赋税。
此事在民间反响极大,老百姓其实不关心城头插什么旗子,他们更关注要交多少粮税和出多少劳役。(许多年后有个大老粗说我当皇帝你们不用纳粮,如此粗糙的谎言依然有很多人相信)
烦了一直在长清县,接待后又送走了齐州,淄州,青州和密州刺史,说你们都是大唐忠臣,以前的事朝廷无意追究,各自回去宣告归附大唐吧,每州派两百兵马来观战,注意是观战,不是助战。
至于登州和莱州离得实在遥远,索性便去道公文拉倒,让他们老实等着朝廷命令吧。
旭子来信,沂州和海州刺史已经给他上了公文,宣布归附朝廷统属,至此李师道已经被彻底围死在大野泽以北的狭小区域,能勉强控制的只剩郓州和寿张,宿城,须昌三县,外无援兵,内部人心涣散。
按理他得好好想想退路了,比如直接跑路,或者抓紧时间上表投降,或许还能保住小命,可他什么都没做,也不知道是真瞎还是装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农夫开始新一年的春耕,烦了送走诸刺史后命人把那半套旗牌收了起来,除此便是带着蒲瑶儿游玩,仿佛忘了不远处的战事。
蒲瑶儿已经完全适应了新角色,一心一意做乖巧的小妾,她很珍惜眼前时光,从不拒绝烦了的任何要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对于风俗习惯和民风甚至人的性格都会有影响,比如靠近边关的地区,民风尚武彪悍,河北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