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会让张云更加心痛。
事实上,12.5%这样的伤亡率,对这样大规模的巷战来说,已经算是极低了,更不用说他们还以较小代价消灭了两万余鬼子。
但,一次性伤亡超过五千人,阵亡超过千人,却已然是独立支队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战损。
几乎各连排班都有战斗减员,熟悉的战士化为青山白骨。
面对这样的伤亡,别说张云了,就连丁伟、李云龙、秦盛等几个团长们以及各级军官们都有些哽咽,参战部队整体陷入了哀痛的氛围中。
独立支队这些年来胜仗无数,被誉为八路军王牌部队和拳头部队,但实际上取胜基本上都是靠着火力碾压,从未经过这样的艰难巷战。
也幸好整体阵亡数字不算夸张,大部分伤兵很快就可以重回战场,不然可能整个部队的士气都会出问题。
这也是独立支队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缺点——过去几年虽然胜仗无数,但经历的硬仗真的不多,还算不上打不垮打不散的铁血部队。
不过,作为司令员,张云其实对此并不引以为意。
硬仗、血仗,确实可以锻炼部队,让战士们浴火重生,但也会让部队元气大伤。
实战证明,二战时期的美国陆军部队虽然都是少爷兵,但由于长期取得胜利形成的必胜之念,在面临较大伤亡时,却仍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比如太平洋战场上的瓜岛战役,欧洲战场上的巴斯通战役等等。
因此,只要独立支队能够一直取得胜利,能够一直取得战略优势,养出这口必胜之气,那在困境中仍然可以保持着巨大的战斗力。
就如同此次巷战。
哪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伤亡,但由于部队取得明显优势,敌我伤亡比差异巨大,独立支队各部队战士们在上级命令下,哪怕深处血泊中却仍然持续不断突击,未曾停下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