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分块剿灭的决策。
这是冈村宁次极为精准的“庙算”,可以说是掐准了这个位面八路军发展的脉搏---没有兵工厂,八路军部队就不得不走上历史上的老路,经历数年困难时期。
这也是老总等人觉得冈村宁次难缠的原因----很快就发现了八路军的软肋,立即就打算击破独立支队驻地里的兵工厂,进而逼着擅长游击周旋作战的八路军与鬼子部队进行本应极力避免的阵地战、消耗战。
从这个角度讲,这一次冈村宁次出牌确实棋高一着。
当然,这也是因为八路军部队之前没有什么必守之地,但现在有了无法移动的兵工厂,反而失去了机动性和灵活性。
虽然此次冈村宁次从华北、关东地区抽调15万人参战,各类燃油弹药物资耗费必然巨大,让鬼子如今艰难平衡的财政摇摇欲坠,但冈村宁次仍然依靠自己的人脉,说服大本营同意了此次战斗,并调集了此次作战的物资,甚至还从关东调集了一个师团以及7万伪军。
只要能够快速击破独立支队驻地,消灭八路军兵工厂,一切都是值得的!
…………
这些战略上的对决,张云有所猜测,却无法窥见全貌。
但在内心深处,张云已经把对冈村宁次的战略战术的警惕直接拉满。
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快速成长,张云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旅、团级干部,已经有能力指挥一场旅、团级别的战斗,还打赢了很多八路军高级将领都打不赢的战斗,获得了“常胜将军”、“抗日名将”的美名,但张云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过。
战场上,骄傲自满是要死人的!
张云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从后世穿越过来的小白领,虽然这两年有些进步,但不可能会比得上老总这些百战余生的人,也不可能比得上冈村宁村这种历史上逼得八路军遭遇严重困难的鬼子高层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