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这部电影花在拍摄上头的时间总共有八个月,然而几乎大半的时间拍摄出来的片段都没有用到电影正片中,而后续剪辑又将近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前后剪辑出好三版故事。
中途甚至还产生过要不剪辑成纪录片的形式,毕竟拍摄的时候确实也没有详细的台词剧本,说是纪录片也是有依据的。
最后的这版成片还是他最爱的意识流文艺片风格,只不过这一次的剧情更加跑到了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去,从最初到最后,主角都孑然一身,好像讲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要是放在电影院上映,很难不被人吐槽一句:无病呻吟,指定有点毛病!
但是放在电影节就不一样了,作为艺术的殿堂,文艺片在其中就是咔咔乱杀的程度,更别说是李文这样拥有与评委们完全契合的审美的导演。
他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十分高——
“很有哲学思想,整部片子用几个人之间的相遇、相离直接将人生的实际样貌都展现的淋漓尽致,看得让人觉得共情,又不禁怅然。”
电影这次总共入围了三个奖项,很不错的成绩。
让人意外的是,演员奖项中居然是乐梨入围最佳女演员,而作为主角的张青明这次则没能入围。
要知道,虽然张青明年纪大上不少,乐梨以后很可能会获得比他更多的成就,但是现在还没有呢,在所有人心中,一个是奖项颇多的影帝,一个是还在上升期的实力派,俩人基本上是两个层次。
这结果很难不让人费解。
倒是看过成片的人能理解这个结果,毕竟在李文的剪辑中,乐梨那个画家角色在整部影片之中都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若即若离的氛围感,她在镜头中的气质魅力盖住了片中所有人,也使得整条故事线都合理起来。
又因为整个过程中都不是演的,导致乐梨的演技在评委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