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很关键!如果朱厚熜的父亲晚死两年,这时候还健在的话,估计这个馅饼也砸不到他的头上了。
因为如果朱厚熜的爹还活着的话,那朱厚熜当了皇帝,他爹怎么办?将来俩人见面谁跪谁?
按父子,朱厚熜应该给父亲下跪;按君臣,他爹就得给他下跪;那他俩到底谁是谁的爹?
这还只是礼法上的问题,现实中的问题是,朱厚熜是个少年,他当了皇帝,会不会事事听他爹的?
那样一来,他爹就成了实际掌权的太上皇了,这就不是堂兄弟当皇帝,而是叔叔当皇帝了。
所以朱厚熜的爹,因为早死了两年,又结结实实地帮了朱厚熜第二次。
而他爹帮他的第三次,就是他爹在生儿子这方面不太努力,一共生了两个,夭折了一个,朱厚熜是个独生子。
按野史解释,杨廷和正是看中了朱厚熜独生子的身份,才把他放在第一位的。
独生子意味着没有可依靠的亲人了,也不会因为他当了皇帝,而提拔一大群亲人来对抗朝臣。
朱厚熜此时才不过十四岁而已,他孤身一人,就是再沉稳睿智,又哪里是这群官场老手们的对手?
所以杨廷和代表的文官集团,其实是严选了一位名声不错,麻烦不多,容易掌控的皇帝人选。
第三方面,是嘉靖的解释:他告诉萧风,杨廷和选择自己当皇帝,绝对就是野史上的那份心思。
但张太后选自己当皇帝,这份心思,知道的人极少,只有自己刚入京时,张太后抱着自己痛哭时说过一次。
朱厚熜的幸运有很多巧合,其中之一就是他当时是十四岁。不多不少,这个年龄,正是明武宗登基时的年龄。
张太后不觉得这是个巧合。她认为这是冥冥中的注定,这是自己狠心的儿子,留给自己慰藉。
而当他见到朱厚熜的时候,她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