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和金子大大滴有!
不出萧芹所料,大明水师运送着火枪兵被远调到苏门答剌,此时大明的海防只有一些小船,在日本和佛朗机的联合舰队下不堪一击。
这次萧芹集中了全部的海上力量,连同运兵的船只,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让沿海的守军感觉到了无比的威压。
这种威压,同样也传递到了京城,路上川流不息的流行快马,天上飞着的锦衣卫的鸽子,各地源源不断调往沿海的军队。
唯有宣大一线附近的兵马按兵不动,山海关之外的宁锦之地,同样按兵不动。尽管很多朝臣提出质疑,但萧风都一票否决了。
为了保证不受不出意外,萧风破例向嘉靖求肯,宣大一线,以及关外兵马,由自己全权提调,别人不可干涉。
嘉靖犹豫片刻,点头允准了。他一是相信萧风,二来关外有山海关守着,宣大一线的兵马虽然多,但若真有异动,京城守军足以抵抗。
何况宣大总督是仇鸾,虽然仇鸾和萧风关系好,但要说他敢造反,嘉靖觉得可能性甚至比萧风造反还小。
战报每日都在更新,倭寇扫清了沿海的防卫,已经开始登陆!
倭寇人数超过三十万,夹着大量的佛朗机人,以及佛朗机从欧罗巴国家中煽动而来的海盗,长相和佛朗机人类似。
而且他们不但拥有以往倭寇强悍的战斗力,还有了可以与明军匹敌的火枪手,虽然枪比较杂牌。
俞大猷和戚继光已经兵合一处,与倭寇交战数次,互有胜负。但倭寇人多势众,悍不畏死,因此明军只能且战且退。
各路调集到江南的军队因为统属不同,而且朝中文臣们也不希望胡宗宪大权独揽,迟迟不肯给他统调之权,导致指挥滞涩。
萧风再三要求嘉靖,将调到江南的所有兵马指挥权交给胡宗宪,但徐阶和高拱甚至张居正都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