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却为邻省的连山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林海苦笑着道。
顾焕州笑着道:“其实,杨老退休前曾经多次上书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了不少合理化建议,但都被视为空谈误国,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故意跟改革开放唱反调,搞得老头一气之下,差点辞职不干,说起来真是荒唐啊。没办法,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都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缺乏战略思维能力了。”
林海连连点头,试探着问道:“您和杨老怎么会聊起我呢?”
顾焕州说道:“他出国定居前夕,曾经在连山小住数日,与我促膝长谈,其间就聊到了东辽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事,于是便说到你咯。”
林海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毕竟,与杨天水的交往中,关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更多的则是对往事的追忆,而这些追忆所涉及的人和事,都是不足与外人道的。
他不敢主动把话题引到这方面去,只好含含糊糊的说道:“是的,杨老是个治学态度非常严谨的学者,为了查清真相,不惜自费做调查研究,令人肃然起敬啊。”
顾焕州淡淡一笑,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半晌,这才缓缓说道:“据杨老说,你们俩之间还有一位共同的朋友,是吗?。”
林海大惊,思忖片刻,这才斟酌着说道:“是的,准确的说,常力是杨老的朋友,跟我之间的关系嘛,其实只能算是泛泛之交。”
顾焕州笑而不语,只是看着他,微微点了点头。
“您也认识常处吗?”林海小心翼翼的问道。
顾焕州摇了摇头:“听杨老聊过,但未曾谋面。”
是个好警察,可惜英年早逝,但愿天堂没有病痛的折磨了。”林海沉吟着说道。
顾焕州的表情忽然有些凝重了:“与其说常处长是英年早逝,不如说是抱憾而终吧。虽然在人生的最后关头,他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