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输残卷上的内容很快就得到了整理,编成了一本名为《物理》的百工课本。
“物理者,万物之理也。”
待到课本编成,张苍摩挲着写在纸面上的“物理”两字,赞叹道:“君侯起的好名字啊。简简单单两字,却包含万象。”
包含万象?
赵佗微微一笑,心说这还差得远呢。
这一次编出来的百工课本,主要是以赵佗前世中学时学的物理为基础。
分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以及杂学五个部分。
主要都是初中的内容,并不复杂。
得益于义务教育以及大量题海战术的功劳,赵佗对这些东西大多记得,将其复写出来不算困难。
至于杂学里,则包含一部分磁学和材料的内容,以及大量的器械制造的实例。
这时代的人如果将整个物理课本认真学完,然后通过相应的实践和理论考核,必定能成为一个带有科学素养的优秀工匠。
将这些人外放为各郡县主管百工的工师等官吏,绝对比许多靠爵位上去的外行要好。
这样做的好处太多了,不仅能提高秦国的国力,使得科技传播变得更快。
更重要的是,赵佗整理出来了一套系统的物理课本,拥有朝廷官方的支持推广,天下的工匠进行学习。
如果说《墨经》里的光学、力学是一颗科学的种子。
那么赵佗这一次就是种出了一株茁壮的树苗。
赵佗再次打量着手中的物理课本,心中轻语。
“物理,起源于华夏。”
“科学,将在大秦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