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妃李氏在六日前刚生下了一个孩子。
男孩。
重十一斤五两(秦斤)。
这体重在秦代都算是个胖小子了。
当时这消息在咸阳公卿中还引起了一阵波澜,让无数人侧目。
始皇帝大为欣喜,亲自前往太子府中看望了一阵,足见他对这个孩子的重视。
就连赵佗也为之高兴。
扶苏有了儿子,代表秦国的皇权交替更加稳定。
对一个国家来说,有明确的继承人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现在,听到妻子的话,他有些高兴不起来。
嬴阴嫚见到赵佗脸色不好看,皱了皱鼻子,说道:“上次说到这事情,你当场就不高兴,说什么不同意这门婚事。具体为什么不行,你又不说,我看这就是真正的天作之合,为什么就不行呢?”
赵佗嘴角微微抽搐。
为什么不行?
先不说他不愿意包办婚姻,就算真的要包办,那也不能选扶苏的儿子。
这可是近亲啊!
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有可能是个弱智,或是得什么古怪的遗传病。
这种风险,赵佗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去承担。
他看嬴阴嫚的模样,估摸着她对这件事有些心动。
古人讲究“同姓不婚,其生不蕃”,对近亲结婚生子会出现问题,应该有些认识。
但只局限于同姓同宗的堂亲,对于表亲上就没什么讲究了。
表兄妹结婚,在古代就是常有的事情。
哪怕到了两千年后,一些地方还有“姑家女,顺手取;舅家要,隔河叫”之类的民间谚语。
其实在明清时代,官府就意识到表亲婚的不妥,并出台了相关律法禁止表亲结婚,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照样层出不穷,基本没人守法。
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