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统治。
这位千古一帝并没有许多人想的那么肤浅,为了一个炫耀之功,便大老远的从关中跑到泰山来,因为封禅确实是一种稳定帝国,安稳诸侯故地的手段,至少在思想层面上能起到一定作用。
接下来发生在峄山上的事情,印证了赵佗的推测。
始皇帝带着自己的爱子胡亥,弟弟子婴,武功侯赵佗,以及左右丞相、奉常、廷尉、治粟内史等公卿重臣,以及周青臣、淳于越等齐鲁儒生,一起攀登峄山。
好在峄山只有五百米高,其山道又被薛郡郡守清理过一遍,这趟爬山之旅并不算难。
待到登上峄山之巅,始皇帝便在此处祭祀峄山之灵,之后又让廷尉李斯起笔,在这峄山竖立下东巡的第一块刻石。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赵佗默念刻石之语,顿时了然于心,皇帝的心果然和他猜的差不多。
秦军打六国,那叫:讨伐乱逆,灭六暴强。
打完之后的成果就是:兵不复起。
然后便是天下之民享受统一天下的利好: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这刻石的内容,正是在宣传秦国统一天下的正当性,妥妥的洗脑手段。
“如果让各地学室师者、郡县法吏对当地黔首进行长期的宣传,只要等到这批六国遗民死去,两三代人之后,那么新生的黔首,对于六国就只会剩下暴乱之国的印象,而始皇帝则是终结乱世的天命之主,这一代一代洗脑下去,如果日后再来一场焚书之事,那还真就掌握了一切话语权。”
赵佗暗自感叹这些统治者的手段。
始皇帝祭祀峄山之灵完毕,在让李斯和众工匠刻石立碑的时候,他自己走到山顶边缘,眺望远方平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