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始皇帝保证只会赐爵这一次吗?
一旦开了这个例子,就会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无数次……
哪怕始皇帝不再广赐爵位,但他的继任者呢?
开了这个头,早晚能让整个军功爵制度彻底崩掉。
赵佗对此很肯定。
因为他后世看历史时,曾经好奇为什么军功爵制度从秦孝公变法正式定制以来,一直到曹操在建安二十年(前215)年正式将其肢解分割,存在了五百多年的时间。
但除了秦之外,写汉朝和三国的历史却没有多少涉及的,明明两汉四百年也在实行军功爵,也是二十等爵位制度啊!
后来赵佗曾粗略了解过,才知道军功爵在秦末便已趋近轻滥,不更级别的有爵者甚至都沦为居赀(zi)赎债者,跟着刑徒一起修秦陵,死了和刑徒一起挖个坑就埋了。
到了汉初,汉高祖刘邦在汉二年二月,以“除秦社稷,立汉社稷”为由,“施恩德,赐民爵”,赐治下所有庶民一级爵位。
在赵佗看来,刘邦当时赐民爵位,除了是想从楚汉战争中争取人心外,恐怕也是因为有秦始皇给他开了这个大规模赐黔首爵位的头,刘邦才会照猫画虎,广赐民爵。
不过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可能也意识到爵位轻滥的坏处,对于军功爵十分重视。
他不仅在汉五年颁布“复故爵田宅”诏书,为了奖励开国的功臣将士,更三令五申推进军功爵制度的落实。在汉代的户籍和文件中,都要“名县爵里年”,也就是一定要记录人的爵位,以进行身份和地位上的区别。
刘邦的重视,让军功爵的价值有所短暂回升。
但也仅限于此,在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在即位之初就发布诏书“赐民爵一级”,赏赐天下庶民一级爵位,同时对官吏也有赐爵,侍卫他的郎官、武士等人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