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他们是怎样的理由,终归是人人都想打仗升爵。
他们是武将出身,不打仗,本事就废了一半。
赵佗带出来的这些草根武将是这样,那些世代将门出身的将领,对战争的渴望恐怕只会更强。
赵佗接下来又特意拜访了交好的王氏、辛氏、杨氏等武将世家。
情况果然如他所料。
太尉王贲已经退伍,对战争的渴望少了,但他的儿子王离却正是年轻气盛之时。
王离对于自己在灭六国的战争中被雪藏,只在灭齐的时候出征一次的情况很不满,表达了强烈的战争渴望。
辛氏的辛胜、辛梧等老将,都对战场有留念之心。
杨氏的杨熊等人,也满脑子想着上战场升爵。
王离、杨熊、赵贲等年轻一代的将领,学兵法战策十余年,身负家族的未来,结果还没打几次仗,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他们人又年轻,却无功可立,无爵可升,自是忿忿不平。
赵佗心中很担忧。
但相比于这些武将对战争的渴望,他更担心的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君王。
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
七月下旬的时候,在太尉府任职的涉间,就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皇帝已经下诏,让冯无择继续屯驻于新征服的豫章、长沙等地,并从楚地各郡县抽调民夫,修筑通往岭南的道路。
同时还让太尉府统筹兵员,极有可能会在明年征调士卒前往大江以南。
“这就是南征百越的预兆啊,皇帝终究忍耐不住了。”
赵佗眼皮直跳。
果然就算他以百越之地的险恶劝阻了屠睢求战,但始皇帝自己还是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广袤土地上。
在秦国,渴望战争的不仅是诸多武将。
他们的那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