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踪,致使灭燕之事尚有缺憾。燕王不擒,则燕地之民尚怀复国之志,侥幸之心。如今赵将军擒获燕王,便可断绝燕人复辟之意,有助于我秦国彻底统治燕地,此功不可小视。」
「且燕王投靠匈奴,欲借胡兵复国,其罪甚重。赵将军于此之时,不仅擒获燕王,更破胡兵十万,这不仅是我秦军之胜,更是我诸夏对夷狄之胜。」
「若是将此事宣传,便可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秦国的军队,代表诸夏之民战胜了北方的夷狄。此等功绩,不啻于昔日周王北击玁狁(xinyn)之功。而赵将军,也不亚于周之南仲、尹吉甫等良将。」
「这般攘夷大功,岂能忽视!」
此话一出,殿中公卿皆是惊讶的看着李斯。
本来赵佗只是击破匈奴大军,斩首万余。
单纯按首级斩获来算,不算很多,难以升爵。
但到了李斯口中,斩首多少已经不重要了,而是将其升华成了诸夏攘夷的大功,这意义可就和单纯的斩获完全不同。
斩首?
不存在的,那叫攘夷!
特别是在秦国刚刚吞灭五国,五国之民尚未彻底归心的情况下,如果大肆宣传赵佗的攘夷破胡之功,这对秦国形象绝对很有好处,将秦国与诸夏划上等同的关系,说不定还能收不少民心。
在这种意义下,你怎能不赏此攘夷破胡的功臣!
这一刻,不仅是诸位公卿被李斯一张嘴说的点头,就连秦王政也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
他喜欢李斯这张嘴。
其口舌未钝啊,犹有昔日上《谏逐客书》时的风采。
眼见李斯开口,治粟内史王戊也跟着道:「臣附议廷尉所言。且臣认为赵将军献面食之术,使得麦能入军粮府库,国民亦乐于种麦,增强了我秦国国力,这亦是大功一件。」
眼见九卿之中,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