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症的秦王政感觉很不舒服,而且传出去后也没有秦军全胜的战绩好听。
不如按赵高所说,宣传李由的纠缠楚军之功。
李由的汝水之败,并非真正的败绩,而是秦军为了后续任嚣击破楚军,擒杀右司马所做出的战略牺牲。
李由不仅无罪,更有功劳。
秦王政又想到李由的父亲,担任廷尉已有一年的李斯。
李斯果真是治国大才,在廷尉任上,虽然时间不长,但却将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不时还能提出一些很有用处的建议,让他秦王政用的很舒心。
不看儿子,也得看其父翁。
秦王政颔首道:“李由汝水之战,看似败绩,其实有功。他之后又随杨端和攻取城邑,当有奖赏。如此,寡人此番便复他五大夫之爵吧。”
“大王圣明。”
赵高拱手称赞,眼中有笑意弥漫。
秦国灭楚,诸将之中,除了王翦外,就以他那位兄弟赵佗的功劳最为耀眼。
此番大军回秦,诸将受赏,赵佗必会因为耀眼的功劳让无数人嘱目。
这时候李由却因为汝水之败,无功无赏,李氏父子心中必然不平,甚至会因此憎恨赵佗也说不定。
这种事情,对于赵佗并非好事。
相反李由若是受赏,对于赵佗的嫉妒定然会减轻不少,至少他也得了一个安慰奖。
秦王政抬起头,看了眼赵高,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赵高和赵佗之间,赵佗和李由之间。
这种种关系,他心里很清楚。
只不过赵高此番进言,确实是好处大于弊处,也让他感觉心里舒服不少,所以才会选择采纳。
就在这件事即将结束时,赵高却面露犹豫之色,低语道:“大王,关于李由之事,臣在淮阳时,还曾听过一些传闻。”
“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