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以师事赵将军啊!”
听到这话,对面的锦衣少年脸上笑容更甚。
他早有准备的掏出数张帛书,笑道:“我观你天资聪颖,日后有成名将之资,今赠你兵书数卷,当好好研读。”
韩信愣住了,不由自主地伸出小手接过那叠的整整齐齐的帛书,打开其中一张,上面竟是由人誊写出来的韩国文字,也是他父亲所教他的文字。
韩信喃喃念道:“孙子曰: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战不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这……这不是吴孙子?”
韩信满脸惊愕,他曾从父亲携带的兵书中看过吴孙子的原文,和这并不一样。
锦衣少年微微一笑,说道:“此乃齐孙子是也,乃是齐人珍藏,非有缘者不可得之,我也是有贵人相赠,方能得到。”
“我征战数年,颇有心得,已记于其下,你可观之。日后若学有所成,可至秦地寻我。”
说着,锦衣少年伸手摸了摸韩信的脑袋,转身离去。
韩信呆呆的看着他的背影,八岁的小脑瓜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不过韩信很快就反应过来,这锦衣少年不仅知道当初赵将军背水一战的种种内幕,而且还将无比珍贵的《齐孙子》赠予自己研读,甚至还说他曾在沙场征战数年,这种种情况加起来,让韩信心中越发激动和好奇。
“你到底是谁!”
韩信激动地叫起来。
远处,锦衣少年听到身后来自韩信的呼唤。
他回首相望,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赵佗。”
韩信身世采用李开元《楚亡:从项羽到韩信》中的观点。
韩信身世虽然不详,但从他的种种表现和经历来看,绝不可能是世代平民,没落贵族之后的概率非常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