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秦将 > 第三百八十三章:馈书韩信

第三百八十三章:馈书韩信(2 / 6)

瞬间平复了大半。

不过想想也很正常,现在秦国尚未统一天下,这时间点有些太早了。

历史上的秦末几位风云人物中,除了刘邦只比秦始皇小三岁,已经成年外。

项羽和韩信都还只是个小屁孩,是赵佗一拳就能打倒的那种。

“韩信乃是韩人之后,随其父迁于淮阴,这一来倒是说得通了。”

赵佗心中微动。

后世的史书中,对于韩信的身世记载不明,没有人知道韩信的出身,更不清楚韩信父母宗族的情况。大概是因为他被吕后夷灭三族,记录韩信身世和亲族家庭的资料也被销毁的缘故。

就连司马迁为韩信写传记时,也显得很无奈,只能前往淮阴民间,搜寻当地人口中的关于韩信的传闻故事。

不过从这些故事逸闻中,倒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韩信长得高大,却不事生产,整日佩剑游荡,从人寄食,吃不起饭还端着架子。

漂母给其饭吃,这人明明穷的响叮当,上顿吃完无下顿,竟还能说出“后必有重报”的话。这样的姿态,活生生一副落魄贵族子弟的形象。

且漂母所言“吾哀王孙而进食”,所谓王孙之表意,正是公子王孙之意。秦灭六国,各国公子王孙沦落民间底层,依旧被人以“王孙、公子”为尊称,再往后发展,便成为后世常用的尊称。那漂母或许是对韩信身世有所耳闻,故而对其以王孙相称。

再加上韩信熟读兵书,且有大志,一系列组合下,他的身世绝不可能是普通的平民。

如果说韩信是韩国灭亡时,为躲避战乱而迁往淮阴的韩国贵族之后,倒是颇为相符。

“年仅八岁,父母尚在,倒不好夺人所爱。”

赵佗摇摇头,如果说韩信有十几岁的话,他倒是可以将其收走,作为侍从,进行培养。

但可惜对方如今只是个八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