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等地的粮草转输,足可供我军近一年所食。」
「更别说春耕已过,我秦国今岁在全国推行沤肥之法,待到秋收时,必定全国丰收,粮食只会更多,就算耗到明年秋收,那也没问题!」
赵佗这话说的众将点头,对秦国来说,粮食确实足够。
去年李信伐楚,秦国提前就在各大仓库堆满了粮食,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一年所食。
哪知道才短短几个月李信就败了,仓中粮食还剩了大半没用,再加上后续不断转输补充,秦军至少在短期内是不缺粮食的。
赵佗昂首,继续说道:「反观那荆楚,据末将所知,其国不仅农事上比我秦国差了许多,而且其封君甚众,国中粮食大多掌握在各地封君手中,楚国国库中的粮食是不多的。」脰
「此番楚国出兵,那些氏族的族兵便是由各自的封君调粮供应。如此形势,楚军哪怕人数比我军少,也绝对耗不过我军,甚至还不等到粮食消耗完,那些封君为了保全自家积蓄,就会嚷着收兵,此亦是战机之一。」
「更何况,我军虽远道而来,粮草需千里转输。但实则淮阳这边,我军可依靠鸿沟水运,从荥阳运粮。上蔡杨将军所部,则背靠汝水,从颍川郡的阳翟、新郑等地输送粮秣。」
「我秦军以舟师运粮,顺流而下,不仅运输时间短,且消耗极少。楚国则无水运之利,无法逆流而输运,只能靠牛马和人力转输,安能耗的过我军?」
「所以,此战以守为攻,楚军绝对耗不过我秦军。我等只需在此坚壁自守,便已经赢了一半,等到楚军粮草耗尽,或是内部出了问题,那就是我军获取全功之时!」
「如此之策只耗粮秣,不损士卒,无倾覆之风险,便可一举灭敌,覆亡荆楚,岂不美哉?」
赵佗一口气说完,话语康慨激昂,让帐中诸将都惊住了。
因为他话中的谋略,竟已经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