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耸耸肩,他也没办法。
他本想着借此事让陈平欠他一个大人情,日后好将对方收入麾下。
哪知道王贲发出这种军令,打乱了赵佗的计划。
陈平不愧是聪明人,很快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公乘,如今正是青黄未接的时候,乡中确实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若是能宽限一段时间,先将人放了,待到秋收之后,一定能够缴齐这批粮食。”
赵佗心中一动,陈平的话很有道理,魏人家里没粮食,地里却有,所需要的只是时间。
但赵佗只是想了想,便摇起头来。
秦军之中,军令便是律法。
上面下达了命令,赵佗就必须无条件服从。
魏人们要不拿粮换人,要不就是去当奴隶,再没有第三种选择,更没有讲条件的可能。
赵佗也没有向王贲请示的资格,所谓“逾分而上请者死”,他如果不经过杨熊和桓昭,就直接向王贲请示。哪怕他说的再有道理,再有用,那也是犯了军法,桓昭完全可以据此条例将他干掉。
而且,赵佗知道,大梁城沦陷就在这两月,绝对扛不到秋收。
秋收之后,秦王就要按计划命李信伐楚了,到了那时候定然还会在魏地搜刮走一批粮食。
魏人地里的那些粟麦,到了秋收,可不一定就是他们的。
所以,此事就算真能传达上去,王贲也不会答应。
赵佗无奈道:“此乃军令,我亦没有办法。”
陈平左思右想,但哪怕他智谋绝顶,也没有办法变出多余的粮食,只能叹道:“公乘的难处,陈平理解。”
“此事不管如何,都是公乘为这一千魏人寻了一个活命的法子。若无公乘周旋,恐怕这一千人都会被杀死于战场上,哪还有用粮食换回乡的机会。公乘之恩,陈平铭记于心,还请受我一拜。”